11月3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印發《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》。方案稱,按特定要求新建的煤電機組,除特定需求外,原則上采用超超臨界且供電煤耗低于270克標準煤/千瓦時的機組。對供電煤耗在300克標準煤/千瓦時以上的煤電機組,應加快創造條件實施節能改造?!笆奈濉逼陂g改造規模不低于3.5億千瓦。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應改盡改?!笆奈濉逼陂g,實現煤電機組靈活制造規模1.5億千瓦。
近日哈爾濱辰能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在進行生物質發電作業,在產糧大省黑龍江的部分地區,就地取材、變“廢”為電。雖然生物質能發電不如光伏發電、風力發電一樣備受矚目,但是我國在生物質能發電方面也在不斷進行發展。我國生物質資源受到耕地短缺的制約,主要以各類剩余物廢棄物為主,主要包括農業廢棄物、林業廢棄物、生活垃圾等。行業前景:1.雙碳助力下生物質發電未來空間巨大2.生物質發電收益模式穩定,項目現金流較好。
日前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《關于加快解決當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的通知》,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“十四五”VOCs減排目標完成。相對于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污染控制,VOCs治理已成為環境管理的短板。石化、涂裝、印刷等行業是VOCs重點排放源。近年來,VOCs治理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,集中度將不斷提升,市場規模大幅擴容,2020年達到1500億元。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。
A股和港股環保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顯示,同比上一年度,環保上市公司總體實現了較大幅度的營收增長,顯示出環保產業受去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逐漸消退,企業經營逐步恢復,行業整體表現出較強韌性。大氣污染防治(大氣)領域總體實現了上半年營收總額和凈利潤的雙增長。其中,龍凈、清新、同興環保等企業營收、凈利潤均實現較高幅的增長。部分上市公司如龍凈、清新上半年開展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(CCUS)技術的工程建設或技術研發,積極實踐減污降碳。
為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,加快推進本市重點行業企業VOCs減排工作,鼓勵企業實施VOCs深化治理,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制定了《上海市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深化治理項目專項扶持辦法》(滬環規〔2021〕13號)。本辦法基于減排量進行分類分級補貼。其中,減排量按照《上海市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項目減排量計算方法(試行)》(滬環氣〔2021〕25號)核定。企業的補貼總金額為各治理項目補貼金額的合計。企業實施完成90%及以上“推薦”類治理任務的,補貼總金額獎補10%。單個企業補貼總金額不超過1200萬元。
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“十四五”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包括持續改善環境治理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。這為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明確了方向。不久前,生態環境部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空氣質量考核指標將做出調整??諝赓|量指標方面,在堅持PM2.5和優良天數兩個指標基礎上,加上一項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數;污染物排放指標方面,將原來的二氧化硫和NOx換成了VOCs和NOx,一共相當于5個指標。
2021年7月31日,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、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、東北、華南、西南、西北、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,開展8月上半月(1-15日)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。8月上半月,全國大部擴散條件較好,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,京津冀及周邊區域、長三角區域和汾渭平原等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,首要污染物為臭氧。
2021年8月2日,山東省生態環境廳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、省能源局聯合印發《全省35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煤改氣保供工作實施方案》,要求全省各有關部門扎實做好35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煤改氣工作,切實保障氣源供應,確保2021年10月底前完成煤改氣任務。
《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》(GB18484-2020)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實行,替代GB18484-2001版。該標準規定了危險廢物焚燒設施場所的選址原則、焚燒基本技術性能指標、焚燒排放大氣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排放限制、焚燒殘余物的處置原則和相應的環境監測等。
特殊公交車上線,“呼吸之間”凈化周邊空氣,經常乘坐公交車的成都市民也許會發現,有的公交車“頭頂”多出了一塊東西,內部也多了一塊顯示空氣凈化數據的屏幕。這部分車加裝了“車外頂置空氣凈化系統”,啟動系統后,它就變身一臺移動的空氣凈化器,在行駛中實時凈化空氣。
車載空氣凈化裝置可主動吸附車外環境空氣,通過物理過濾、離子技術、紫外光波凈化、納米光催化等相結合的技術路線,利用三個吸風模塊及多層過濾系統,可實現1小時凈化細菌病毒98%、PM2.5顆粒92%、TVOC空氣污染物 69%,每小時流量達1846m/h,凈化車內空氣約27次。如此一來,車輛在運行的同時可凈化道路周邊的空氣,排出清潔空氣,減少空氣污染。一年下來,便可凈化約2000萬立方米的空氣。